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集中式覆盖 浸入式宣讲
——桃源街道新时代传习所经验材料

时间: 2018-05-03 11:18 来源:
【字体: 打印

2017119日,我街道成立了全区首个新时代传习所。随后,街道又在同鑫热力集团、长春文庙博物院、文庙小学、“三尺巷子”社会组织、幸福桃源微信平台等相继成立了12家新时代传习所。半年多来,我们坚持“五传五有”的工作标准,坚持规范化管理、常态化运行,工作做法如下:

一、抢先抓早,实现集中式覆盖

一是领导以讲领学。我们传习所的首场宣讲是区委谢志敏书记以《解读十九大精神》为主题,以建设幸福美丽南关为切入点,开启了首场宣讲,长春市电视台《长春新闻》给予了报道;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走上讲台,以《立足岗位争做“六个排头兵”》、《按照区委十三届五次会议抓好街道工作落实》、《按照十九大“八个执政本领”要求抓好队伍建设》等内容带头进行宣讲。

二是专家以讲促学。以吉林省传统道德文化协会党支部书记隋茫、翰林起点教育学校副校长于宗泽、长春文庙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李丹、吉林创一律师事务所刑辩部主任刘朋孝、东北师大政法学院教授闫弘宇等专家为主体,组建了桃源新时代传习所专家宣讲团,组织他们分别开展了以《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十九大精神》《探寻老长春的党建历史》、《中国法治精神》为主题的宣讲,其中李丹讲授的《讲好中国文化做好自信国人》在长春市微宣讲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1812日被《吉林日报》刊登。

三是群众以讲带学。充分利用我街道的物业管理、帮残助困、社会教育、文化宣传等多支群众性组织,按照区委宣传部宣传工作要点中提出的“开展互动式理论宣讲”的要求,我们组织了以“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我喜欢习总书记的一句话”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其中,辖区家长里短义工队的李淑珍同志以“群众身边的变化”为切入点,讲十九大精神、邻里和谐、群众工作技巧,长春电视台给予了报道。同时,我们指导街道的文艺团体用歌、舞、脱口秀等表演形式,传达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传统文化、讲解法律常识、宣讲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的愿景。截止目前累计开展主题活动48场次,我们的做法先后被2017119日《吉林省新闻联播》、1110日《吉林日报》、1116日《长春日报》、123日《长春新闻》等媒体给予报道。

二、丰富载体,实现浸入式宣讲

一是打造“活动的传习所”。利用吉林省传统道德文化协会党支部在东大桥市场的位置条件,打造了“开放式党组织活动阵地”,针对流动党员开展了“引航行动”;给每名党员印制了涵盖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手册,印制了包含十九大精神、区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区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的新年台历,送到了辖区1.4万户百姓家中,将十九大精神和区委、区政府规划送到百姓手中。

二是打造“身边的传习所”。按照区委宣传部宣传工作要点中提出的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的要求,411日,我们组织了“左邻右舍聚桃源 家风家训永流传”的宣讲活动,请辖区两位居民代表、华侨外院大学生志愿者讲家风家训。按照区委宣传部提出的“发展基层宣讲员和理论志愿者队伍”的要求,指导辖区的文艺团体,宣传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群众自编快板《点赞十九大》被吉林《新长征》微信公众平台、腾讯视频刊播,结合宣讲内容,开展了“助苗行动”、“绿地领养计划”等公益活动。

三是打造“合作的传习所”。为了提升“五传五有”的质量,我们注重与其他单位合作,今年3月份,市委组织部组织的长春市优秀年轻干部四同活动,我们与他们12名同志在我们传习所共同组织了主题党日活动,邀请专家共同上了一次党课。今年4月份,在我们传习所与吉林日报社共同组织了以“回顾老长春历史,新时代红色展望”为主题的党日活动。结合宣讲法律法规,我们长源社区与中行金域中央支行结成了廉洁伙伴。

三、规范有序,实现常态化运行

为了保证传习所常态化运行,收到实效。我们把传习所的管理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南关区新时代传习所管理制度》,此外,还制定了《宣讲员备课制度》、《桃源街道新时代传习所宣讲团工作制度》、《年度宣讲计划》等。形成了“八个一”模式,即每月一次主题活动、每次听一首红色歌曲、每次看一个文艺表演、每次开展一个主题宣讲、每次谈一谈学习体会、每次搞一次亲身实践、每参加一次活动积分一次、每年凭积分兑换一次。规范有序的 “新时代传习所”,成为了基层宣传活动的主阵地、党员干部的加油站、辖区百姓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