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评审工作有序推进,区非遗工作小组以严谨规范的流程、扎实高效的举措,推动区域非遗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本次申报工作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区范围内各相关单位、非遗传承人的积极响应与热情参与,形成了踊跃申报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申报工作已顺利收官,共收到各类申报项目88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非遗门类,全面展现出南关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多元的民间文化资源,为区域文化传承发展注入了鲜活动力。
从申报项目类别分布来看,传统技艺领域表现突出,共有52项申报,占比高达59.1%;传统美术申报项目12项,占比13.6%;传统医药申报项目10项,占比11.4%。
此外,民俗5项、传统音乐3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3项;民间文学、传统舞蹈、曲艺各1项,各类别均衡覆盖,进一步印证了南关区非遗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本次申报评审工作严格按照咨询与材料申报、预审核、正式审核评审等既定程序推进。目前,正式审核评审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为更全面、客观地了解项目实际情况,评审专家及工作小组已对多家申报项目开展了实地踏查工作。
通过现场考察、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深入核实项目细节,直观感受项目的活态传承状况,为评审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下一步,南关区非遗工作小组将完成剩余项目评审及意见撰写,按需继续实地考察,将为科学公正确定新一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提供坚实保障。
初审:陈 峰
复审:赵成城
终审:于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