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南关发展抢抓机遇、乘势谋局的一年,也是勠力同心、砥砺前行的一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一区四带八大板块”发展战略,坚奋进之志、谋革新之策、聚赶超之力,高质量完成了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一)调结构、促转型,经济运行更加稳健
经济实力持续增强。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日新精神、精进态度,谋定后动、统筹兼顾,推动区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跃进。预计到年末,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31亿元。本级财政收入完成13.7亿元,同比增长14.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4亿元,同比增长15.7%。引进内资115亿元,利用外资1219万美元,用实实在在的业绩稳固了“打先锋站排头”的地位。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我们始终坚持以服务业转型升级为重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推动经济发展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率的方向转变。加快提升传统商贸业,以特色街区和商圈商带建设为抓手,强化重庆路、大马路等老商业街区整治提升,大力发展精品商贸和特色商业。加快壮大楼宇经济,聚力向立体求发展,聚焦向空间要效益,形成商务楼宇56幢,打造纳税亿元楼宇4幢、千万级楼宇19幢。加快金融和类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后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377家,驻区银行总部占全市总体量的72.7%。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比达到68%以上,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增添了新活力、拓展了新空间。
新城建设持续加快。我们始终坚持以“提升开发区能级”为核心,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化解现实挑战,新城承载力和吸引力显著增强,已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金融业态初具规模。累计引进华夏银行、吉林信托等金保企业150余家,省内唯一外资银行韩亚总部进驻新城,金融产业集聚效应加速形成。商贸氛围日益浓厚。立足50万人口的消费规模,布局落位商业商务项目29个。欧亚购物广场等商业项目投入运营,远大购物等商贸平台破土动工,建成商业商务面积158万平方米。文化新区业已形成。市规划馆、博物馆等建成文化场馆,与省文化活动中心、美术馆等规划落位项目,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构筑了特色鲜明的文化发展平台。行政功能作用凸显。省政务大厅、市产权交易中心等21家行政机构相继进驻新区,引领省、市重点政务服务平台“北退南进”,带动市场投资主体“随凤入巢”。生态环境魅力彰显。南溪湿地、百木园等12座公园特色鲜明,华润紫云府、绿地中央墅等72个高端花园式住宅区相继建成,生态宜居环境已成为新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抓改革、促创新,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我们切实将改革开放作为推动振兴发展的动力源泉,蹄疾步稳落实65项改革任务,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改革,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在“放管服”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等方面集中攻坚,打出了一系列改革组合拳,一大批重点改革压茬推进,做到前后呼应、相互配合、形成联动,切实提高了改革整体效益。坚持以开放为路径加强协作,先后与天津河西、杭州拱墅等对口地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两地三区”在人才交流、产业协作、项目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发展后劲得到新加强。我们切实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精准发力抓项目、稳投资、扩增量、强后劲。推行区级领导包保、项目秘书制度,集中开展项目瓶颈问题攻坚年行动,先后为企业解决重大难题40余个,51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全部实现开复工。投资规模超60亿元的华润中心启动建设,停滞多年的汇金时代广场等4个项目破局开工,南湖远鉴、中城建大厦等“半截子”工程实现主体封闭。盯紧盯牢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市场前沿信息,围绕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主动对接,先后赴北京、天津等地区开展叩门招商、以商招商,促进中林财险、北斗融合等 16个大项目实现洽谈选址。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我们切实将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作为统筹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核心位置。注重培育科技创新载体。打造吉创汇创、同心众创等高端平台3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6家、 “小巨人”企业21户。推荐省市科技项目94个,申请发明专利3883项,争取扶持资金1162万元,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18.98亿元。注重打造大众创业平台。修订完善民营经济和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实有市场主体突破6.5万户,从业人员达14万人,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实现735亿元,同比增长8%。严格落实市委人才20条和创新创业发展18条新政,累计发放贷款4580万元,扶持创业232人,带动就业2万余人,形成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注重加快数字产业发展。围绕打造高端数字科创中心,积极推动八一智慧谷项目通过规划论证,中国投资人中心、东北亚数据经济发展中心等科技项目陆续签约,开启了南关数字产业发展的新纪元。
(三)谋协同、重提升,城市环境更具品位
生态环境更加宜居。加快形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投入近1000万元,完成村屯环境综合治理。完善“河长制”“湖长制”等长效管理机制,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两河两库四渠八沟”全部消除黑臭,133个河道排口全部实现达标排放。新增绿化面积9.6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持续提高。率先完成燃煤锅炉取缔、散乱污企业治理、秸秆禁烧等专项行动,环境状况得到持续改善。以立行立改的实际行动,以举一反三的务实举措,圆满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环保督察工作,对群众反映的311个环境问题进行全面排查、集中治理,推动餐饮油烟、交通噪声、工地扬尘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城市功能更为完善。启动八一水库片区整体规划设计。新建芳草街、锦湖大路、显达街等主体路网23条(段),配套管网29.5公里,南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历时三年的旧城改造工程完满收官,城市功能形象、环境品质得到质的提升。节点亮化力度加大,形成美丽特色夜景,北部区域承载能力再度提档升级。积极推行“阳光征迁”,以空前力度攻克省文化活动中心、南四环立体交通工程等省市重点征收项目34个,整理土地近200万平方米,创造了征迁工作的“南关速度”。
城市管理更趋精细。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积极运用法治化、社会化、标准化手段,推动精细化管理的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围绕落实“四清五化”管理标准,启动大规模消裸工程,苫盖清除裸露地面340万平方米。启动实施“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稳步推进238个公共机构垃圾智慧分类,规范街路牌匾2206块,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以上,市容环境更加整洁有序,高标准通过国家文明城复检验收。
(四)增供给、补短板,民生福祉更加实惠
社会保障全面推进。年初确定的“惠民百件实事”基本完成,民生支出突破20亿元大关,占财政支出的80%以上。就业“暖流”暖入人心。开发就业岗位1.5万个,新增城镇就业1.35万人,分别超年计划的5%和17%。帮扶“精准”落实到位。累计发放低保救助资金5626万元;投入230万元帮扶特困群众272户;妥善解决1836户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投入112万元为691名残疾人提供居家照料服务。养老“普惠”惠及民生。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补助755万元。推广“一中心一网络”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全市首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投入使用,养老机构数量及规模位居全市前列,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着力补齐南部区域教育资源短板,梯次推进校园建设,虹馆小学竣工交付使用,华泽学校完成校舍装修,新兴学校、区实验校二期工程启动建设。加速打造名师、名校、名园工程,培育选树市级以上名校长21人、名师409人,省部级优质课186节,形成了优质、均衡、全面的特色教育品牌,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督学督导创新区。医药卫生体系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分级诊疗和医疗联合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公共卫生计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扎实开展义务献血工作,高标准完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验收。全民健身运动扎实推进。建成文体场所351处,在全市率先形成“15分钟”健身活动圈。举办“百姓大舞台”“全民上冰雪”等群众性文体活动500余场。首卷《南关年鉴》出版发行。南关区代表队在全国“武术之乡”竞技赛、省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全民健康水平和竞技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基层治理不断提升。深度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模式,累计办理群众“身边事”4.9万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9.38%。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鸿城街道东风社区被民政部评为全国优秀社区。龙兴社区书记路亚兰同志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全力开展信访积案“大攻坚”行动,成功化解中央和省市交办的重点积案77件,被评为全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先进单位。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重拳打击处理涉恶团伙15个157人,依法规范私设宗教聚会点15处,全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创新构建“智慧安监”信息化平台,全力抓好人防工程、消防安全、食药品安全等执法检查,有效遏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相关工作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
(五)抓落实、提效能,政府工作更加高效
政务服务进一步优化。扎实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区级90%以上审批事项实现“只跑一次”,代表长春市接受省政府考核验收。创新推行“零跑代办”模式,让更多群众享受“零跑动”服务,工作成果在《人民日报》予以刊发。
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修订完善政府议事规则,推进政府决策依法科学民主。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结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432件。扎实做好财政预决算公开和审计工作,推进政府固定资产清理,积极防范金融债务风险。深化电子政务建设,在全市率先建立公车监管服务平台,政府工作透明度和效率不断提高。
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以严的纪律、铁的手腕,集中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查摆整改突出问题110个,重塑了政府系统干部队伍的形象。以实的招法、硬的措施,全面完成省委巡视整改工作,推动7大方面17项22个问题全部整改落实,进一步净化了全区政治生态、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一年的变化,生动诠释着南关发展的律动和轨迹,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增强四个意识、永葆政治本色,用坚如磐石的信仰忠诚履职;必须坚持高点定位、统筹谋划布局,用赶超跨越的目标激发动力;必须突出问题导向、实施精准发力,用久久为功的韧劲补齐短板;必须保持昂扬斗志、强化破难攻坚,用雷厉风行的作风狠抓落实;必须不忘奋斗初心、办好民生实事,用惠及百姓的成果凝聚人心。
各位代表!一年的努力,高度凝聚着全区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奋发图强、勇于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南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我区仍处于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型期,肩负着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加快城市核心区建设的双重使命;经济总量还不大,产业结构还不优,创新能力还不强,承担着做大经济规模与提升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南部新城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还相对滞后,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瓶颈制约仍然较为突出,承受着加大公共服务保障力度与支撑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的双重压力;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个别干部的能力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不相适应,担当不够、效率不高的情况仍然存在,消极腐败现象还时有发生,面临着善政与廉政的双重考验。问题不容忽视,责任不能回避,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19年工作安排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起点,踏着建国70周年的铿锵足音,我们无比欣喜地感到,南关发展正迎来潜力集中释放、动力持续增强、活力竞相迸发的机遇交汇期。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一场场实打实、硬碰硬的攻坚战中,敢闯敢拼、勇立潮头的铁军作风,已经成为南关干部能征善战的生动写照,成为南关发展裂变前行的力量之源,成为南关人民追寻梦想的强大动能。当下的南关,精准定向的发展路径越来越清晰!心齐劲足的干事氛围越来越浓厚!赶超跨越的奋斗目标越来越接近!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实现新目标,我们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将实干与担当镌刻在南关奋勇向前的足迹中,携手绘就新蓝图、扬帆逐梦新时代!
按照区委第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201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东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市、区委要求部署,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毫不动摇推动改革创新,毫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之以恒推进“一区四带八大板块”战略,持之以恒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持之以恒推进发展成果共享,奋力开创南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9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本级财政收入保持同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招商引资增长15%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突出以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为重点,尊重经济发展规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紧盯企业需求和社会热点难点,形成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释放市场活力。抢抓长春与“津杭”两市对口合作契机,开展金融创新、项目招商和人才引进工作。牢固树立“人人都有责任、人人都是环境”的理念,健全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构建覆盖全域的为企服务模式,用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客商来区投资兴业。
进一步引领转型发展。围绕“多中心辐射、片区化联动、整体性提升”的发展方向,全力构建高端、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金融产业优先发展。立足东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依托东北亚国际金融投资集团和长春产权交易中心等平台,促进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消费金融,着重引进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促进民间金融与科技、文化、商贸融合发展,重点引进融资担保、投资基金、普惠金融等新型业态,逐步形成“南有现代金融、北有民间金融”的发展态势。加快总部经济集聚发展。重点围绕人民大街、解放大路经济带,充分利用沿线资源,吸引知名企业设立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结算中心等业态总部。重点引导钜城国际、长春国际金融中心等城市综合体向高端化发展。围绕地铁1、2号线19个出入口,继续探索发展以楼宇经济、地下空间经济、连廊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立体经济,提升中心城区经济的“容积率”。加快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充分发挥城区高校、科研单位集聚优势,面向前沿、特色、优势产业需求,重点支持军民科技融合、四海创客等服务平台建设。紧盯北斗导航关联企业入驻动向,积极培育信息通讯、导航数据等创新型企业,形成北斗高端产业链条,带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加快传统商贸转型发展。巩固商贸中心地位,全面提升重庆路、卫星广场等核心商圈品质能级和辐射能力。千方百计促进消费升级,着力发展电商电竞平台,培育网络文创、健康服务、影视文化等新型消费业态,发展综合性、体验式、多样化、个性化消费模式,让更多市民娱乐在南关、消费在南关。加快街路经济特色发展。依托旧城改造成果,整合打造南湖大路、磐石路、岳阳街等餐饮街区;永吉街、体育中心、文庙等休闲文化街区;向阳街、民康路、卫星路等汽车配套服务街区;五马路、大经路、金宇大路等孕婴医疗服务街区,力争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辐射性强的商业街区。加快文商旅融合发展。按照点线结合的服务业发展布局,充分利用道台府衙、孔子文化园、南溪湿地公园等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积极构建以商贸购物、休闲旅游为特色的联动发展模式,逐步形成极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围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以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为着力点,促进经济发展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推动项目建设要更快。充分利用区级领导包保,帮助重点项目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助推企业加快建设进度、提升投资强度。力争年内50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全面实现开复工。30个地块达到净地标准、2个存量地块成功出让,确保华润中心、壹湖国际等20个新建项目及早开工;钜城国际、瑞邦广场等30个续建项目早日投产达效。推动招商成效要更实。着力谋划包装项目,建立招商考评机制,完善招商扶持政策,创新招商方式方法,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借助“世界智能大会”“津洽会”“华博会”等平台,围绕金融产业、棚改地块和存量资源开展深度招商,确保引进4个以上重大项目、盘活5个共计100万平方米存量资源。推动民营发展要更优。一如既往地支持民营经济大发展,积极对接全省40条扶持新政,全力争取吉林产业转型发展基金支持,培育数字科技、生态环保等新动能产业加快发展,带动引领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年内新增民营企业3000户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
进一步加强财税管理。不断提升财税质量,重点抓住支撑能力强、税收贡献大的稳定性大税源,保持主体税种稳定增长,严格控制非税收入比例,持续提高财政收入的“含金量”。不断挖掘税源潜力,加强引税护税力度,强化属地责任包保,把区域内的税源稳控住、发展好,实现应收尽收。不断盘活国有资产,摸清闲置资产总量,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日常监管。结合资源实际情况,通过委托租赁、招商引资等方式,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量力而行,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加强行政经费管理,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二)加快新区建设不动摇,持续增强发展支撑力
突出产城融合一体化。紧紧围绕打造“城市新中心”的发展定位,全力以赴攻克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全力破解省高管局搬迁、高压管廊入地、南湖中街贯通等重大难点问题,依法合规继续加大拆迁工作力度,推动区域内20条(段)道路全线贯通,23公里高压管廊工程合闸通电,为重点项目落位扫清障碍、创造条件。
突出要素供给高端化。紧紧围绕空间集约利用的发展要求,统筹做好八一水系新一轮规划调整,推动生态经济“特色小镇”设计成果转化,打造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全力推动高速公路以南区域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积极推进人民大街、亚泰大街向南延伸,超前谋划沿线资源开发利用,为后续发展留足空间。加快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着重推进学校、医院、交通、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不断满足新区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
突出产业发展现代化。紧紧围绕产业高端高效的发展目标,不断培育壮大“南部金核”。充分利用冠城总部、钜城中心等商务载体,积极营造商业商务发展氛围,广开门路吸引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创意经济、数字经济等高端业态进驻发展,全面提升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吸引力、集聚力和竞争力,切实把新城打造成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
(三)提升城市品质不动摇,持续增强综合承载力
加速打造生态环境精品。充分认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认真对照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清单,严格时限、标准、要求,全面、彻底、坚决落实140个问题的整改任务。全力以赴打赢蓝天保卫战,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源。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化贯彻落实“河长制”,全面消除黑臭水体。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点源,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加速打造城市建设精品。坚持基础设施改造出精品、重点区域建设显特色、关键节点部位树形象,加快启动南岭、新民胡同等棚户区开发建设,提升大经路、民康路等5条精品街路示范标准。加大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力度,整修252条道路。对锦湖大路等11处、总面积7.7万平方米绿地实施精品化景观提升。对自由大路城市走廊沿线、金宇大路出城口沿线实施夜景灯饰亮化,打造具有区域特点的景观精品。利用建筑围挡、楼体广告等资源,塑造南关对外宣传品牌。
加速打造城市管理精品。深化落实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强化日常管理监督检查。立足巩固提升旧城改造成果,以推行精细化管理为依托,全面提升环境卫生净化标准和美化水平,机械化保洁向次级街路纵向延伸。以开展规范化整治为抓手,纠正各类违规行为和脏乱差堵现象,市容环境治理从主干道向背街小巷延展。以打造智能化交通为引领,强化交通运行疏导功能和管控能力,全面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长效化治理水平。
(四)扭住民生改善不动摇,持续增强服务保障力
完善社会保障,让群众生活更放心。编制实施好新年度幸福南关行动计划。落实积极稳健的就业政策,强化创业带动就业,开发就业岗位1万个,新增就业8000人以上。健全完善精准帮扶、临时救助、居家康复、医疗救助等社会福利体系,不断提高救助保障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加快建设智能化养老服务体系。继续推进红嘴子回迁房建设,完善廉租房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困难群众住有所居。
优化公共服务,让群众生活更舒心。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稳步实施教育资源扩容升级工程,新建、扩建、改造校舍24座。继续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强化名师名校名园培育工程,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以优质教育资源,助推引进高端人才扎根发展。加快实施数字卫生健康工程,推进区妇幼保健院改造搬迁。深入实施文化强区发展战略,加快“文图”两馆投入使用。持续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以建国70周年为主线,组织开展好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深入推进幸福社区建设,不断优化社区服务体系,力争30个社区达到示范标准。认真开展民兵编组改革、对口帮扶和双拥共建工作,编纂好《南关年鉴》,切实加强妇女儿童、民族宗教、人民防空、红十字等工作。
强化社会治理,让群众生活更安心。深化“法治南关”建设,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加快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加大源头预防,依法有效破解一批信访突出问题。推广“百姓说事”制度,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体系。坚守安全发展底线,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突出危化品、公共卫生、建筑工地等领域监管,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完善应急管理机制,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行为,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做好防汛防火工作。强化治安防控,持续加大扫黑除恶工作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增强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五)强化自身建设不动摇,持续增强政府执行力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保持昂扬拼搏的劲头,永不服输的斗志,攻坚克难的勇气,凝聚起推动新时代南关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勤政为民不停步。越是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困难压顶,越要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持续增强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开拓创新意识,持续增强谋发展、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能力,在产业转型、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矛盾化解等关键环节出新招、出实招、出硬招,着力培育新引擎、拓展新空间、开创新局面。始终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入手,从群众最期盼的地方做起,努力办好有力度更有温度的民生实事,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树立言必信、行必果的良好政风。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踏实苦干不松劲。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干事初心,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抓落实劲头,切实把区委、区政府的“规划图”变成“施工图”,逐项工作定标准、定措施、定时限、定责任,形成链条式、清单式、台账式工作推进机制,打造决策、执行、监督、考评、奖惩一体化的“落实链条”,真正用实招、实干、实绩,树形象、聚民心、促发展。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不放松。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把政府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做到工作不断、秩序不乱、队伍不散,确保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有效性。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积极听取和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把政府决策体现为汇民意、集众智、凝共识的过程,持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从严治政不懈怠。切实肩负从严治政主体责任,坚决履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加大对项目建设、大额支出、国有资产等领域的全程跟踪审计,强化政府权力运行监督。加强公职人员警示教育,让广大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真正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为推动南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