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发布 > 清单目录 > 议案提案

关于加强文化惠民的提案

时间: 2018-06-20 16:08 来源:
【字体: 打印

案  由:加强文化惠民                        
提案者:李朝农   
提案主要内容及解决办法:
    一、深化对文化作用的认识,树立文化是民生新理念
    文化是民生之题中应有之义。民生,是人民的生计。民生不仅仅包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也涵盖精神文化生活。强调文化民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文化建设必须自觉做到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强调文化民生是构建和谐南关、幸福南关的客观要求。一方面,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丰富的文化生活更加期盼;另一方面,我区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推进文化民生有利于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平心顺气,维护稳定。
    要牢固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发展经济是保民生,发展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是保民生,发展文化同样是保民生,而且是很重要的民生。文化已经不再是娱乐、氛围这么单纯,已提升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层面。应让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提升幸福指数。
    二、把握文化民生基本要求,推动文化民生科学发展
    要把文化发展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围绕文化民生来规划和推进文化建设,让文化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和落实在民生上。
    (一)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发展愿望出发,立足省情民情,重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优先保障人民群众的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要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注重保障进城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低收入人群、残障人群、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需求。
    (二)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一方面,进一步明确政府在文化民生上的主体地位,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府对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纳入民生保障工程。要完善文化支持政策,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的投入,投入增幅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缩小文化投入与教育、卫生等领域投入的差距,缩小农村文化投入与城市文化投入的差距。涉及文化惠民的工程、项目和活动均应纳入财政预算,给予优先保障。政府主导是保证文化民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要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把握群众需求,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文化真正发挥惠民的作用。
    (三)坚持统筹城乡,强化基层。我区的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群众对文化的要求更为迫切。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把农村文化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坚持重心下移,政策倾斜,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投向基层。要建立健全以城带乡、以城援乡的联动机制,实现共建共享、共同发展。
    (四)坚持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构建文化民生多元格局。要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两手抓、两加强、两促进”,形成文化两轮驱动、双翼齐飞的良好局面。我们提倡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但也应明确,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是不能削弱的。文化作为民生不能完全产业化、市场化。
    三、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把文化惠民落在实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与民生最重要的结合点。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从全局角度出发,应加强包括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文化内容与文化资源供给体系、文化服务体系、人才队伍体系、经费投入保障体系、政策法规与指标考核评价体系等六个子体系建设。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设施是文化惠民的重要阵地。推进区级文化馆、图书馆达标建设。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的政策,推进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先行开展村文化室试点建设,待条件具备后开展村文化室的规模性建设。
    (二)扎实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重点文化工程是文化惠民的重要载体。启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程,重点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等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加快建设社会文化数据库和优秀文化资源传输平台,努力实现“进村入户”和全覆盖目标。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拓展图书馆优秀数字资源传输渠道和服务平台。开展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逐步实现电子阅览全覆盖,为基层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提供绿色上网空间。
    (三)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文艺产品是文化惠民的重要资源。要坚持精品与大众相结合,高雅与通俗相结合,全面繁荣文艺创作生产。要深入推进实施文艺精品战略,创新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演出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完善艺术精品创作生产的人才体系、规划体系和题材体系,要坚持正确导向,坚持艺术标准与面向市场、面向群众相结合的原则,把群众欢迎、专家评价和市场需要统一起来,避免将获奖作为艺术创作生产的唯一取向和评价标准。要鼓励和支持原创,越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越是具有龙江特色的作品,越能得到龙江人民的认可,越能够走向全国,越能够产生更大影响。要紧抓现实题材,引导作家、艺术家深入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精心创作反映群众心声的文艺作品。
   (四)广泛开展文化服务活动。公益性文化活动是文化惠民的重要平台。主要抓好三件实事。一是博物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和社区活动室全部实现免费开放,这将使千万以上人次的群众直接受惠;二是开展好大型主题系列文化活动,这将使数万群众参与活动,观众也将超过千万人次;三是开展好“高雅艺术进校园”、“送欢笑到基层”活动,这将使莘莘学子、广大基层群众零距离享受丰硕的文化成果。我们还要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并使这些活动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丰富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必将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重要贡献。文化工作需要各方的支持,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也应关注我省的文化建设,建言献策,共同推动南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对区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5号李朝农委员提案的答复
李朝农委员:
    您好!
    您在区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的《关于加强文化惠民的提案》(第5号)提案,我局已经收悉,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区文化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对您的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您的提案非常好,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很有启发和帮助,我们将在工作部署和落实中认真加以采纳。现将办理结果向您报告如下: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文化惠民”的建议我们非常重视。
    1、我区13个街乡都建有文化科,57个社区文化综合活动室所辖社区均有专人组织文化活动,我区共利用270万的文化专用资金为社区和文化团体购置了服装、乐器、健身器材,每个社区活动室均配有舞蹈室、棋牌室、图书室、乒乓球室等文体活动室及相应的舞台、灯光、器乐、图书、运动设施,基本满足我区居民的使用需求
    2、每个社区都成立有舞蹈、合唱、体育健身等协会团体,这些协会团体负责组织业余文化团队的排练和演出;区文化馆有专业的业务老师对这些团体的培训,并组织各种类型的文艺活动汇演及比赛,非常注重对我区优秀原创作品的选拨,每年通过“以奖代拨”的方式对优秀的文艺精品进行奖励。
    3、我区各个社区经常开展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活动,如定期开展图书读书会,读书演讲比赛等系列讲座活动,开展图书漂流、图书捐赠活动;社区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与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相适应的节日活动。以此丰富我区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的实现文化惠民。







                                           南关区文化体育局
                                            2018年3月6日